紅色記憶
新場💔,這座與世無爭的千年古鎮,接過從一大會址點燃的火種🫕,指引著一批批熱血青年為黨的革命事業奮鬥⏮🍬,無數鮮為人知的革命故事在這裏寫就,上海的“紅色基因”深深地鐫刻進這片土地裏。
沐鸣2平台於11月20日舉行了少數民族學生黨史學習教育實踐暨素質拓展活動🦵,由助理輔導員王浩傑老師和閆博老師帶領沐鸣2少數民族同學前往上海浦東新區新場古鎮尋找紅色回憶🧑🌾。
第一站 奚家廳
沿新場大街往南🤓,走上一座古老的石橋🚷,向左看便能看到奚家廳。奚家廳是座古樸雅致的建築,它臨河而建、交通便利🍾、隱蔽性強、地理位置優越😡🤾,這些條件讓這座小樓承擔起了特殊的革命任務。這裏誕生了新場鎮第一個秘密電臺,為浦東的抗日鬥爭發揮過重要作用。無數重要情報曾從這座深宅大院裏靜靜發出🔌,報國情懷刻在了這座老宅。同學們在老宅的故事中感受共產黨人為了革命勝利不懈奮鬥的精神。
聽完講解後,20機電A1的施凡同學說👨🏻🌾:“我對革命精神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烈士們的英勇頑強和大無畏精神令大家十分欽佩👌🏻。“
第二站 新場歷史文化陳列館
沿著新場大街繼續向南💏,便到了新場歷史文化陳列館👷🏻。它初建於清光緒年間,已有100多年的歷史了🤦♂️。解放前,這裏曾為信隆典當行🧔🏽♂️,故宮博物院第一任院長的吳仲超曾工作於此。吳仲超於1928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後來回到新場擔任第一任區委書記,從事地下工作👼。當時的他🛒,仍然回到了信隆典當行,從來都沒忘記過新場這片滋養他的土地👨🏻🎨。新場歷史文化陳列館復原了他當時在信隆典當行的生活場景👩🏼🍳。除此之外🥗🖐🏿,還展示了新場的鹽場歷史↔️、古橋、布莊等。同學們觀看歷史影片,聆聽新場故事🏄🏽♂️。
參觀到這裏👨👨👧👦,21管信A2的謝小川同學說道:“我們應回顧黨史🙂↔️,緬懷先烈,深刻感悟紅色文化🧑🏭,因為這些留下紅色故事的地方💹,都是無數有誌青年走上革命道路的地方。”
第三站 三世二品坊
三世二品坊是明朝萬歷年間的太常寺卿朱國盛建造的🏋🏽♀️。講解員向同學們解釋了“三世二品坊”名字的由來👨🏻🦽➡️,是因為朱國盛的祖父和父親都被封贈為山東右布政使,列二品🚆,太常寺卿也是二品的官階,一家三代都是官居二品的朝廷要員,所以他便在家鄉新場建造了這座三世二品坊。同學們實地了解歷史知識,感受古鎮風情🍭,紛紛表示感受頗深。
同學感悟
我被革命英雄們的事跡深深打動🧀,若是沒有他們在戰場上灑熱血,沒有我黨的正確領導🦹🏿♀️,今日就沒有來之不易的主權和幸福生活,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老一輩的革命精神值得我們認真去學習🌘。處於新時代的青年,當有共產主義覺悟🗝🗾,有現代科學知識🧜🏽。為祖國建設奉獻自己一份力🦠,當謹記我們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來自千千萬萬革命烈士和工農階級的努力。
——19車輛A2 李回甜
此次參觀讓我收獲頗多,非常感謝此次活動的開展,讓我感受到了上海悠久的歷史文化👨🏼💻。同時也希望新場古鎮能夠得到很好的修建和保護,重現昔日的魅力。
——19管信A1 古龍·傑恩斯